2010年3月24日星期三

如何減低輸血風險?




電影《歲月神偷》的 Desmond 在輸入當時值二百元一樽的新鮮血後,昏睡了數天才醒來,好轉了很少時間便吐血身亡,年輕的生命就此而去,令人深覺婉惜。


不知道今日還有沒有用新鮮血輸入人體,幸而今日進步的科技可以做緊急測試,但這是否又萬無一失?


有些宗教不接受輸血,也不會捐血救別人,他們似乎只守聖經舊約的律法,卻沒有研究清楚新約聖經真義。

如何減低輸血風險?


血液中的紅血球負責將氧氣輸送到身體不同器官,紅血球數量愈多,輸送氧氣的能力就愈好。紅血球數量減少,血色素濃度便會下降,亦即貧血的現象。正常的成年男性血色素應為13至14度之間,而女性則為12至13度之間,血色素低於8度便有可能影響器官的正常運作,必須立即輸血。輸血雖然成本不高,但對社會和個人都會構成影響。從社會層面而言,血液的供應是一個問題。


香港因為有紅十字會統籌血液供應,而市民又熱心捐血,所以甚少會有血液短缺的問題,但並非每個地區都如香港般幸運,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時有出現。此外,隨􃠥手術量不斷上升,對血液的需求亦相應增加,難保日後不會面臨血液短缺問題。


輸血潛在風險


在個人層面,輸血可出現多種併發症,雖然發生機會極低,但最廣為人知的大概是透過輸血感染愛滋病或肝炎病毒的風險。愛滋病固然是不治之症,而患上慢性肝炎則會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機會,這些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都讓病人非常擔心。英國更曾有案例,病人因輸血而感染瘋牛症。


除了上述已知的病毒和細菌外,血液還可能帶有未知的微生物,潛在風險無法估計,任何人捐出的血液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安全。


另一有機會出現的問題是輸錯血,雖說這屬於人為疏忽,只要遵照既定程序進行就不會出問題,但百密難免會有一疏,盡量減少輸血的次數才能減少出錯。


過往曾有研究發現,在手術中曾經接受輸血的癌症病人,在術後3至5年內癌症復發的機會較不曾輸血的病人高。雖然研究數據未能證實輸血與癌症復發的因果關係,但卻顯示兩者有相關性。輸血還可能引起急性肺炎,病人在手術後會出現肺積水和肺炎。


減少手術出血


要減少以上併發症發生的機會,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盡量避免輸血,醫生可透過多種方法,減少病人手術期間的出血,提高對貧血的容忍度是方法之一。過往血色素濃度低於10度便屬於貧血,但近年有數據顯示,大部分健康人士血色素降至8至10仍無損器官功能,指數降至8度以下才需要輸血。不過,這標準只適用於身體狀況良好的人士,患有呼吸系統疾病(如哮喘)或循環系統疾病(如心臟病)的人,就可能需要在血色素未降至8度前輸血。


外科醫生的技術也具決定性影響,手法乾淨俐落,出血量自然較少,再配合超聲波刀、激光等先進儀器的協助,就更能進一步避免病人大量流血。


手術過程中,麻醉醫生的角色亦很重要。病人的血壓愈高,出血的速度就愈快,但血壓太低又會影響心臟功能,故麻醉醫生會時刻監察病人的血壓,將之維持在穩定而合理的水平。


維持體溫


手術室的溫度一般維持在攝氏21至23度,好讓穿􃠥手術袍的醫護人員能在較舒適的溫度下工作,同時室溫過高會影響手術儀器的操作。


病人麻醉後血管會擴張,熱力容易經表皮散失,加上手術室溫度較低,故病人在手術期間的體溫降至攝氏35至36度仍屬正常。熱力散失會削弱凝血功能,體溫下降1度,失血的速度便會增加20%至30%,而且體溫一旦下降就較難恢復正常,因此麻醉醫生要經常留意病人的體溫變化,預防出現體溫過低。病人進入手術室的一刻已蓋上被子,而除動手術的部位外,病人全身都會被覆蓋以保暖,醫生在手術期間更會為病人輸暖鹽水,以及在非手術部位吹暖風。兒童(特別是嬰兒)的散熱速度通常較成人快,替這些高危病人做手術時,如果儀器許可而醫護人員又可以忍受的話,會將手術室溫度調高到25至26度,以盡量減低病人體溫過低的機會。


特別姿勢減失血


病人的姿勢和動手術的位置亦會影響失血的多寡,通常醫生會將動手術的部位置於稍高於心臟的位置,例如進行甲狀腺手術時將病人的頭仰起10至20度;進行腳部手術時將腿稍為抬高;做脊骨手術的病人則會伏在手術台上,在肩膀和盤骨位置支撐身體,讓腹部懸空,這些姿勢都能有效減低失血量。血液是體液的一種,喪失體液會影響身體運作,所以病人即使只是初期出血,血色素仍高於8度,也需要以生理鹽水或人造血漿補充體液。不同種類的人造血漿對凝血功能的影響有別,選擇時必須小心,而且每次不可使用超過兩公升,否則有可能令出血情況惡化。某些提升凝血功能的藥物也能減慢失血情況,但劑量需小心調節,並留意病人在用藥後的情況,避免形成血塊阻塞血管,引起心肌梗塞、中風等致命併發症。


結合上述的各項措施,應可大大減低手術期間失血的機會,病人甚至可以不用輸血。然而,做足這些工夫後若仍需要輸血,又應如何減低可能出現的風險?


除了上文提及過的種種預防出血措施外,病人本身的配合也非常重要,在手術前做好準備,亦有助預防手術期間大量失血。


病人會否在手術期間大量出血,取決於多種因素,身體的凝血功能是其中之一,如果凝血功能差,失血的情況可以相當嚴重,所以提升病人的凝血功能對於預防大量失血是非常重要的。


手術前停藥


不少心臟病人都需要長期服用削弱凝血功能的藥物,以預防出現心肌梗塞,他們服用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:(1) 抗血小板藥物;(2) 抑制凝血蛋白的薄血藥。這類病人在接受任何手術前,麻醉醫生都會評估他們的情況,並指示他們在手術前暫時停藥。基於其抗凝血功效,薄血藥必須在術前完全停服,但抗血小板藥物則不一定要停服。部分病人需要長期服食抗血小板藥物保護器官,麻醉醫生會因應他們的病情調整藥量,以確保在不影響病情之餘,同時降低病人手術期間大量出血的風險。


中藥的影響


除上述的西藥外,一些中藥亦有抗凝血的作用。銀杏葉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,在西方國家是相當受歡迎的保健產品,不少曾經中風或患有老人癡呆症的人士都會服用。研究證實,銀杏葉精華和大蒜精華均具抗凝血功效,故病人在接受手術前必須停服該類產品。此外,有研究指蘆薈精華亦會影響凝血功能,但目前未有確切數據證實此發現。過往曾有報告指出,靈芝會影響凝血,但本地研究已推翻此說法。然而研究只針對靈芝,而市面上的靈芝產品可能包含雲芝、靈芝孢子等成分,其對凝血功能的影響或有不同。至於其他中藥會否具抗凝血作用就更加不得而知,所以病人應該在進行手術前兩星期開始停服中藥,以策安全。


自體輸血減風險


上文提過,輸血的風險之一在於使用了受污染的血液,要減輕這方面的危機,最直接和徹底的解決方法當然是只用自己的血液,這就能確保所輸的血液是百分之百安全的。


病人可在手術前預先抽取一定分量的血液儲存起來,留待手術有需要時用。通常病人需要在手術前的2至3個月開始,分數次抽血,期間需服食補血藥,幫助骨髓製造紅血球作補充,以確保病人在接受手術時血色素能回升至正常水平。如果只抽取兩包血,正常人約一個月就能自行補充。給自己捐血似乎是個安全可靠的做法,其實也有不少缺點。此方法只適用於身體狀況良好,血色素濃度正常的人士,但很多病人本身的血色素已不夠,便不能採取這方法;未必每項手術前都有幾個月時間作準備,例如交通意外等緊急手術,病人便無法在術前預先儲起血液;紅血球的功能會隨時間遞減,血庫存放的血液不可超過6星期,「過期」的血液是不能用的,故在手術前半年或一年便開始儲血是不可行的。如果手術需要輸大量的血,術前儲起的血液也將不敷應用;此方法無法解決血液在儲存或運送期間受污染的問題,而且輸錯血的情況還是有機會出現。


手續繁複非常規做法


預先儲存血液自用在本港公立醫院並非常規做法,血庫需因應每個病人的情況作評估,而且病人「捐出」的血液必須單獨存放,當中牽涉的程序和手續非常繁複,故甚少病人會採用這種方法。


除了「自我捐血」,近親捐血又是否可行?人們直覺認為近親的血液比較可靠,其實沒有數據證實輸近親的血比陌生人的血安全,捐血者的隱疾仍有可能傳染輸血者。當免疫系統偵測到所輸的血液中有外來白血球,會將之消滅。不過近親的血液由於太相似,免疫系統可能察覺不到當中外來白血球。這些白血球會攻擊和破壞輸血者的身體器官,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(GVHD)。因此,這種捐血方式亦非常規做法,瑪麗醫院在過去5年都沒有採用過。


手術當日取血較可行


病人還可以在手術當日提早幾小時預留血液,這些無經過雪藏的血液是最新鮮及功能最好的,而且可減低儲存或運送時受污染的風險,輸錯血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。由於在手術當天才抽血,沒有足夠時間讓身體補充紅血球,所以只適用於血色素濃度高,而所需輸血量又不多的人士。麻醉後人體的新陳代謝會減慢,對紅血球帶氧的要求亦會減少,通過手術前先抽取部分預留血液,令術中流失的血液濃度較低,此時輸回預留的濃度高血液,便可作為補充。因此,交通意外的嚴重傷者,或進行肝移植手術的病人,在手術期間容易大量失血。我們也可以將這些從傷口流出的血液收集起來,經過儀器處理,然後輸回病人體內循環再用。唯一是此方法不適用於癌症病人,原因是他們的血液已受癌細胞污染,輸血的過程有可能令癌細胞在循環系統內迅速擴散。


本文資料取自:

吳國夫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麻醉學系及藥理學系副教授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